一年之计在于春。立春后,天气转暖,万物复苏。此时,季节交替,乍暖还寒,一方面人们容易生病,另一方面也是养生的好时机。校医院为您春天养生支几招,打造一年健康好基础。
春季养生系列(一)
踏春登高吼一吼
千里莺啼绿映红,在这个春暖花香,万物复苏的季节里,户外运动是休闲时刻的不二选择。
养生重点
1.踏青放风筝:春季郊游,呼吸大自然的清新空气,可清心肝之火,散内结郁热。春季放风筝时极目远眺,能调节眼部肌肉和神经,放松颈部肌肉,有利于保护和增强视力,预防颈椎病。
2.登高吼一吼:“肝在声为呼”,在山顶、山坳或空旷地大声呼喊,有助于呼出浊气,促进气机交流。注意要仰面朝天,双臂上举,全身放松,使足力气放声,声音由低至高,尽量延长尾声,以利吐净秽气。
夜卧早起
春季万物复苏、生机盎然,白天变长,晚上变短。此时,人体也要顺应自然,相应延长活动时间,保持生机盎然的状态。
养生重点
1.“夜卧”:是指相对秋冬的作息时间可稍晚一点,但也要尽量在晚上11点以前入睡,每天至少保证6-7个小时的睡眠。
2.不要睡懒觉:春天睡觉时间过长,不利于肝气的升发,人反而容易出现“春困”,引起疲劳乏力、精神萎靡等不适。经过一晚优质睡眠过后,跟着太阳一同起床,有助于阳气的提升。
少食酸辣,稍微偏甜
“春日宜省酸、增甘,以养脾气。”由于春季肝气本来就旺,如果一味贪食酸味,肝气升发过于亢盛,可能导致脾胃虚弱。
养生重点
1.甘味入脾:谷物里的大米、小米、燕麦、糯米、高粱、黍米等,蔬果里的豇豆、扁豆、山药、南瓜、红薯、甘蓝、胡萝卜、莴笋、白菜、土豆、黑木耳、香菇、桂圆、栗子等,都是“天然甜”的甘味食物。
2.食粥养胃:粥类饮食最养脾胃,平时经常感觉胃脘隐痛、食欲不振、或者容易口干咽燥、舌红少苔,甚至形体消瘦的人,不妨熬点山药红枣粥、枸杞糯米粥、胡萝卜菠菜粥等。